夏天游泳戏水讲卫生远离“食脑虫”有办法
新华社广州7月3日电(记者 徐弘毅)夏天是食脑虫游泳亲水的季节,但近年来一种罕见却可致命的夏天戏水“食脑虫”感染日益引起关注,夏天时有病例报告,游泳多在戏水之后发病。讲卫专家表示,生远人们在戏水时注意讲卫生,办法就不必对“食脑虫”过分焦虑。食脑虫 什么是夏天戏水“食脑虫”?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彭劼说,“食脑虫”并非昆虫或蠕虫,游泳而是讲卫一类分布于自然界中的单细胞生物“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”,人们用肉眼无法发现。生远有一部分此类阿米巴原虫具有致病性,办法它们可感染大脑,食脑虫引发原发性脑膜炎,夏天戏水迅速破坏脑组织,游泳因而被称为“食脑虫”。 这些可致病的阿米巴原虫主要分布在自然水体和土壤等野外环境中,例如湖泊、河流、温泉、水沟,尤其在温暖环境下更容易滋生。人们游泳或玩水时,当含虫水体进入鼻腔,阿米巴原虫可沿嗅神经上行至脑部,造成大脑严重损伤,甚至导致死亡。此外,某些种类的阿米巴原虫也可通过破损皮肤黏膜、眼角膜感染等途径进入大脑。 彭劼说,目前对于相关致病性的阿米巴原虫尚无特效药,并且由于其病情进展非常迅速,患者通常来不及诊断、治疗,因此感染后死亡率较高。 “‘食脑虫’感染虽凶险,但在现实中发病率很低。”彭劼说,相关数据显示,相关阿米巴原虫感染在全球并非多发,国内报告病例数也较少,公众注意做好卫生,就对此不必过分担心。 人们如何做好预防、避免“食脑虫”感染?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李凌华建议,首先要避免高风险暴露,勿在卫生状况不佳的野外水体里游泳,尤其要避免潜水、跳水,以免增加鼻腔进水风险。 其次,做好卫生防护,接触土壤后及时进行清洁,确保皮肤无伤口暴露;佩戴隐形眼镜时做好消毒,避免接触污染水源。游泳场所应做好消毒工作,确保卫生条件达标。 此外,提高早期识别意识,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。在野外游泳、玩水后如果出现持续发烧、头痛等流感样症状时,如果常规治疗无效且病情急速恶化,应当及时就医检查。夏天游泳戏水讲卫生远离“食脑虫”有办法
编辑:文竹 来源:新华网 浏览次数: 次 发布时间:2025-07-04 11:08:51 【字体:小 大】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玻璃门上不干胶纸怎么撕 玻璃腰线主要有什么材质,行业资讯
- 铜中杂质成分分析标准物质:精准把控铜中杂质含量
- Meta Platforms Inc.或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完成了约30亿欧元的投资
- 南平12个水产业项目集中签约
- SE公布三年重组计划 聚焦游戏开发与业务增长转型
- 《F1》:3亿美元打造老男孩飞驰梦
- 巧家:绿能强劲水韵宜人
- 孕前饮食书籍推荐儿童
- 2020年上半年泉州为消费者挽回损失超1000万元
- 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创建为发展强化法治保障_
- 领航者说 专访高力威陆思远总裁(一),视频新闻
- 最困扰餐饮创业的七道难题 杜中兵和巴奴这么解决
- 幼儿园对万圣节“过度重视” 市民:陪孩子过个节 咋成了强制任务?
- 传《GTA6》只有在PS5 Pro上才能跑60帧 SIE工程师正帮助优化
- 一数据显示绿军晋级希望大增 无朗多公牛前景忧
- 孕前饮食书籍推荐儿童
- 泉州多措并举擦亮未成年人工作品牌
- 巧家首个“一老一小” 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开放
- 缤纷夏日消费季,福建诸多“好料”等着你
- 携手振兴乡村 共绘发展新篇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